世海船模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23|回复: 5

穿越时空 聊聊中国古代航船那些事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1 小时前
  •  楼主| 发表于 2023-6-21 10: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类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使得人们总有越过江河、湖泊甚至大海去探索新天地的愿望。正是这些原因促使人类的祖先发明了木筏、独木舟等水上交通工具,并借助帆来利用丰富的风力资源。帆船伴随着人类历史文明发展而不断改进,从远古时代、农耕时代到大航海时代,这种由船体、桅杆、帆、绳索、舵/浆构成的水上工具,为推动人类历史进程起了重要作用。中国古文明有5000年历史,而中国帆船的出现也有至少2300年,绵长的海岸线,众多内陆河流,因地利势创造了独特的中国帆船。

    【绵延千年 古藉中记载的舟船发展史】

    如果把帆、桨装在独木舟上,就成了最原始的帆船。因为早期的桨也起帆的作用。但这种原始的帆船是很难经得起大风大浪的考验的。对于那些靠海生活的人们来说,就需要造出更大、更结实的帆船。中国帆船始于战国,发展于隋唐,宋、元进一步改良并发展到顶峰,明清由于闭关而导致航海大国衰落。

    秦朝

    最早有记载航海的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中国第一个皇帝秦始皇想长生不老,派徐福东渡求药:“齐人徐福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福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

    东汉末期

    出生于东汉末期的刘熙在《释名·释船》中写到:“帆,泛也,随风张幔曰帆,使舟疾泛泛然也。”应该是最早对帆的解释。

    三国

    吴国万震所著《南州异物志》有进一步描述:“外徼人随舟大小,或作四帆,前后沓载之。有卢头木,叶如牅形。长丈余,织以为帆。”书中描述了一种平衡纵帆船,该船设计四个风帆,并不直接迎风,而是横向且稍倾斜地面对迎风面,使船在逆风中仍能前行。帆的材质也不是软布,而是使用竹竿加强的“硬篷”,形成独特的帆骨设计。

    吴国朱应的《扶南异物志》中描述了航海家康泰出使南海诸国如越南、柬埔寨等的见闻,康泰也成为中国古代有历史记载的最早航海到东南亚、南亚的航海家。

    唐朝

    帆船的记载还出现于中国浪漫诗人的诗词中。

    唐朝诗人李大白没事就喜欢写写浪漫诗,《行路难》便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名句;同朝代的刘禹锡也给好基友白居易写了鼓励的话,“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广为传诵。

    宋代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更是爱抒发豪情壮志,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一句“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描写三国时期曹军和汉军之大战,气势辉煌磅礴。这里的“樯橹”代指曹军的水军战船,“樯”是挂帆的桅杆,“橹”是摇船的浆,可以推测当时的战船是浆帆结合。

    诗人有浪漫,画家有精细。

    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对帆船有详细的刻画;清宫画院5位画家临摹并加上清朝元素的《清院本清明上河图》也有对帆船的描画。

    古代,中国帆船还是内河航运的重要工具,也是近海抵抗外敌的战舰,还是与东亚、东南亚、南亚甚至非洲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载体。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1 小时前
  •  楼主| 发表于 2023-6-21 10: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时代更迭 中国古代造船的代表类型】

    俗话说:人以类聚,物以群分。由于中国帆船一直在发展进步,几乎每个朝代都有新的造船技术出现,其中特色鲜明的归为一类,就有了沙船、福船、广船、鸟船、车船、老闸船等几种帆船类型。

    中国传统船舶根据不同海域和条件变化,而产生适应不同状况的帆船。北方海域多浅滩和沙滩,平底的沙船最适合。福建、广东海域浪大水深,尖底的福船、广船能游刃有余。在南北海域交界的浙江等地,圆底或尖圆底的海船都能畅通无阻。但也不是固定不变,平底的沙船也能航行到南方海域,甚至远航至东南亚。南方的广船,在清朝后期到北方驻防巡逻,可见中国传统海船在各种海域都有较好的适航性。

    沙船

    沙船原名平底船或防沙平底船,是发源长江口的浅吃水型船,可上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最晚出现于唐朝,是北方海域的典型船型。沙船一般有五桅,挂长方形平衡纵帆,房艏方艉、平底,吃水浅。独创披水板置于两弦,可升降,在退潮时提起披水板可以平稳搁滩,水深时放下披水板以提高舵性、减少横移,初步具备龙骨功能。

    沙船使用范围极广,有用作官船、军船、漕船、盐船以及明朝车船(轮船)等各种用途,其主要特点:吃水浅,既能上沙滩,也能在风浪中安全行驶;能在顺逆风中行驶,甚至逆风逆水;披水板,梗水木,太平篮等保持船身宽而稳、防止横移;多桅多帆,帆高利于使风,吃水浅,阻力小,快航性好。

    福船

    福船是源于中国古代造船中心福建的尖底船的统称。古书称:“上平如衡,下侧如刃,贵其可以破浪而行也。”福建一带水深浪急,开发了吃水较深的福船,适航性优良,船上有2-3桅,挂长方形平衡纵帆。

    福船有以下特点:艏尖艉宽两头上翘吃水深,两舷外拱有护板抗冲击;尖底设龙骨,坚固船只、加深吃水、抵抗风浪、防止侧移;全船分四层,船体高大甲板宽平,上层作战,居高临下;双舵设计操纵性好。

    福船被广泛运用于远洋运输船和战船,是明代水师的主要战船。明朝名将戚继光平定倭寇之患,水师的主力舰船是福船;郑成功收复台湾所使用的,就是福船;郑和7次下西洋所使用的宝船,也是根据福船改造而成。

    广船

    广船是广东省大型木帆船的总称,源于春秋时期或更早,发展成熟于唐宋,定型于元明。广船与福船相近,上宽下窄,在海上摇摆较快,但不易翻沉。

    广船具有以下特点:首插板和底插板减摇和稳定航向、防止横移;具有横向隔舱板;使用优质材质铁梨木坚硬耐冲击,可发火炮;使用开孔舵;帆型张开如折扇,多帆少桅。常用于战船。

    在明代抗倭时广船与福船并为主力船型,典型的广船有我国第一艘抵达欧美的中国木帆船“耆英号”,还有被称为中国最后一艘三桅古式帆船的“金华兴”号。

    鸟船

    听名字就知道这种船的特点是轻和快。鸟船产生于浙闽地区,是桨帆两用船,无风驶桨,有风驶帆,常用作近海战船。鸟船也可以称为福船的缩小版,头小身肥,船身厂直,篷长橹快,船行水上犹如飞鸟,船首形似鸟嘴,故称鸟船。郑成功的船队中就有一种鸟船,名“绿眉毛”号,是种快攻船型。

    车船

    除了以上船型外,还有一种独特的船型——车船,靠风力和脚力连续推浆轮,节省力量,也减少阻力。南北朝(公元420-459年)就有车船记在,在宋代盛极一时,明朝也有人使用车船在鄱阳湖进行水战。直到20世纪初,南方还有少量车船,至今已难寻踪迹。

    老闸船

    16世纪葡萄牙人来到中国,发现中式硬帆的好处,中西结合发明了一种新型老闸船,中国人反偷师自行制造,用于贸易运货,清朝还用来做巡逻船。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1 小时前
  •  楼主| 发表于 2023-6-21 10:2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御风而行 古代航海技术的智慧火花】

    提到古代航海,脑海中自然浮现的就是海上丝绸之路与郑和七下西洋,都与航海有关。其实在古代,航海技术多的是你想象不到的智慧火花。

    天文航海技术

    天文航海技术主要是指在海上观测天体来决定船舶位置的各种方法。我国古代出航海上,很早就知道观看天体来辨明方向。西汉时代《淮南子》就说过,如在大海中乘船而不知东方或西方,那观看北极星便明白了。(《齐俗训》:“夫乘舟而惑者,不知东西,见斗极则悟矣。”)晋代葛洪的《抱朴子外篇·嘉遯》上也说,如在云梦(古地名)中迷失了方向,必须靠指南车来引路;在大海中迷失了方向,必须观看北极星来辨明航向。(“夫群迷乎云梦者,必须指南以知道;并乎沧海者,必仰辰极以得反。”)东晋法显从印度搭船回国的时候说,当时在海上见“大海弥漫,无边无际,不知东西,只有观看太阳、月亮和星辰而进。”一直到北宋以前,航海中还是“夜间看星星,白天看太阳”。只是到北宋才加了一条“在阴天看指南针”。

    地文航海技术

    我国古代地文航海技术的成就,包括航行仪器如航海罗盘、计程仪、测深仪的发明和创造,以及针路和海图的运用等。

    航海罗盘是我国发明的。我国发明指南针后,很快使用到航海上。北宋时的指南浮针,也就是后来的水罗盘。宋代朱彧叙述宋哲宗元符二年到徽宗崇宁元年(公元1099年到1102年)间的海船上已经使用指南针。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徐兢到朝鲜去回国后所著《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描写这次航海过程说:晚上在海洋中不可停留,注意看星斗而前进,如果天黑可用指南浮针,来决定南北方向。这是目前世界上用指南针航海的两条最早记录,比公元1180年英国的奈开姆记载要早七八十年。

    季风航海术

    中国对季风的认识很早,利用风帆为动力航海,也在四千年前的夏代就开始了。中国人很早就掌握了西太平洋与北印度洋的季风规律,并已应用于航海活动。实际上,东汉应勋在《风俗通义》已经提到:“五月有落梅风,江淮以为信风。”,“落梅风”意即梅雨季节以后出现的东南季风。两汉时期人们只有利用季风,才能做远洋航行。但对季风的利用比较被动。晋代高僧法显(约337年—422年)访问印度,是从海路回国的,到爪哇不得不等待季风达5个月。

    海洋潮汐知识

    秦汉时代,人们对潮汐的认识已越过表面现象,并进而探究潮汐成因以及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关联。在春秋战国时代,人们对于潮汐升降特别是通河口的明显奇特的潮汐现象虽有所观察,但感到难以理解,只得归咎为神力迷信。然而到了汉代,特别是东汉,人们关于潮汐的认识有了突破。

    东汉王充在《论衡·书虚篇》中,更对传统的关于潮汐的迷信观念提出了有力的批判。他说,潮汐是“天地之性,上古有之。经曰:‘江汉朝宗于海’,唐虞之前也”,绝非从伍子胥时代才有。又说,“其发海中之时,漾驰而已;入三江(指钱塘江、山阴江、上虞江)之中,殆小浅狭,水激沸起,故滕为涛”。成功地解释了江河入海口的暴涨潮现象。最后,他正确地提出了“涛之起也,随月盛衰”的科学假说,第一次把潮汐成因与月球运动联系起来,为我国古代的潮汐理论与有关的生产实践活动(如航海)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航用海图

    宋代的航用海图,是根据海上活动需要而绘制的专用地图。在海图上,一般应能反映出一定水域的地形地貌、水文要素,定位条件用其他与航行有关的资料和说明。

    到了元代航海图的应用更为普遍。宋末元初,北洋航区的海图已广泛用于民间。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在明代的《海道经》尚保存了一卷元人底本的《海道指海图》。

    船舶操纵技术

    船舶操纵技术包括驶帆、操舵、测深、用锚等技术。从有关历史文献考察发现,宋元人已颇精此道,他们在驶帆、操舵、测深、用锚等船艺方面已有相当水准。

    宋元的航海技术非但奠定了中国古代航海技术中的最主要、最先进部分的基础,而且对此后的中外航海活动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它的出现,从根本上看,是宋元及其以前历代中国古代航海者长期的航行实践、科学观察、经验积累和大胆创新的历史产物。


    欢迎模友们展示文中(摘自中国水运网)的相关船模作品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2-15 19:54
  • 发表于 2023-6-21 11:57:44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船模背后的故事,看来楼主的作品一定是有内涵的^_^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1 小时前
  •  楼主| 发表于 2023-6-22 13: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wuchongyu 发表于 2023-6-21 11:57
    了解船模背后的故事,看来楼主的作品一定是有内涵的^_^

    端午安康!我是新人,在这里多向大家请教!
    mmexport1687389128216.jpg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1 小时前
  •  楼主| 发表于 2023-6-28 10: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166902940458190100_a700xH.jpg
    265965761_3_202305140622067.jpeg
    265965761_4_20230514062206241.jpe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世海船模 ( 公安备案21080202000017 )

    GMT+8, 2024-11-26 22:17 , Processed in 0.26104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