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海船模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141|回复: 5

武成永固大將軍砲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5-3 04:04: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康熙年間,比利時傳教士南懷仁奉命為清廷鑄造火砲,《武成永固大將軍砲》便是其中最優秀的砲式之一。此砲於康熙二十八年(1689 年)鑄造完成,是一尊銅砲,重3公噸、砲長310 公分、口徑12.5 公分、用藥5 觔(斤)、生鐵砲子10 觔
;砲身全部銅綠,凸紋鐫楔精美,花文、蕉葉文、回文、乳釘文、蓮花文俱全,底左右也有滿漢銘文。光緒26年(1900年),八國聯軍進佔北京,聯軍統帥瓦德西(Von Waldersee)把許多戰利品從中國帶回柏林
,其中包括了數尊《武成永固大將軍砲》;這些砲後來變成德國「威廉梭收藏館」的重要展品。1930年,德軍擴張軍備,熔毁部分火砲,逃過此劫的砲被轉運到英國成為私人收藏,1994年奇美購得兩尊武成永固大將軍砲,並展示於博物館外草坪上,是研究古代火砲的最佳素材。

  ..............................................................
BronzeCannon.jpg
cannon.gif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5-3 04: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跟随利玛窦到中国——“红衣大炮”与明清历史变革

2009-06-10   来源:看中国网   作者:


    西方的物理、机械知识被介绍到中国后,虽然主要被用于为清帝制造玩赏之物,但仍有些技术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被称为“红衣大炮”的西洋火炮就是其中之一。

  利玛窦在《几何原本》中已经间接地介绍过西洋火器,汤若望《火攻挈要》也介绍了火炮的使用方法。当时不少中国文人也开始对西洋火器进行研究。张焘和孙学诗合著有《西洋火攻图》,孙元化著有《西法神机》,赵士桢(1552—1611)著有《神器谱》。

  中国台湾学者黄一农在他的《红衣大炮与明清战争:以火炮测准技术之演变为例》一文中为,西洋大炮的技术优于中国火炮之处主要在瞄准系统。他说:“中国虽早在13世纪中叶已发明火炮,并于明代成为军队作战的‘长技’,但几乎所有明以前的兵学著述中,均不曾定性或定量地论述火炮瞄准技术。相对地,西方的自然科学家则一直在尝试寻找一个正确的表述方式,以描述炮弹的运动。”在晚明传教士介绍西方火炮的著作中,已经将火炮和数学紧密结合起来,介绍了西方火炮的瞄准系统和方法。

  明朝末期,为对抗后金、明王朝曾三次从澳门引进火炮。第一次是万历四十八年(1620),徐光启当时在通州练兵,他曾上疏要求派人入澳招募人铳,万历未批。于是徐光启利用万历帝驾崩,新帝刚即位之机,写信给杭州的教中人士李之藻与杨廷筠,要求李之藻派张焘、孙学诗秘密入澳购炮。其间传教士毕方济、陆若汉(Joao Rodriguea Tizzu,1561—1634)等人参与了此事。由于这次购炮是徐光启等人的个人行为,他们只买了4门炮,雇了4名炮手。但徐光启的行为并未得到熹宗(1621—1627在位)的支持,而且遭到反对派的强烈批评,他被迫暂停练兵。



南怀仁设计的神威将军炮图样,见于《钦定大清会典·武备》。

  天启元年(1621),明朝与后金在辽东的战局紧张,徐光启和李之藻重新受到熹宗重用。他们又派张焘和孙学诗前往澳门购炮,此次购得24门炮,并随同24铳师一起进京。这支炮队于1623年5月受到了熹宗的接见,并在北京做了三场试炮表演。其间有葡萄牙炮手在演练中失手死亡,这样反对派找到理由,熹宗也称葡人在北京水土不服,让这支炮队返回了澳门。

  天启七年(1627)与后金的宁远之役中,明军由于使用了西洋大炮,获得胜利。明政府更加认训到西洋火器的威力。崇祯元年(1628),明朝再次到澳门购炮募兵。这次澳门派出了由传教士陆若汉陪同,葡萄牙军官公沙(Goncalves Teixeira,?—1632)为领队的32人队伍,携带40门大炮前往北京。在到达北京附近的涿州时,由于后金军队已经逼近,城中混乱。这支炮队很快修筑工事与敌军相持,不久,后金军队自动撤回。1630年12月,这支炮队进入北京,并进宫参拜了崇祯皇帝。

  17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明王朝三次输入西铳西兵。其间,在是否引进西铳西兵问题上,朝廷内部始终存在着斗争,以徐光启为代表的天主教政治集团和以广州商人及保守势力为代表的力量不断进行着博弈。而澳门议事会和耶稣会想通过献西铳西兵的方式,帮助明王朝抵御后金的侵扰,同时也加强以徐光启为代表的天主教政治集团的力量。总之,晚明时西洋军事科学技术的引进,始终是和明朝内部与外部种种政治势力的斗争连在一起的。

  这种科技与政治的关系在山东登州事件后更为明显地表现了出来。崇祯四年(1631),随着后金开始对朝鲜半岛入侵,山东登州一下成为抗击后金的前线。此时在登州主持军务的是徐光启的弟子孙元化,天主教徒王征、张焘及传教士陆若汉,还有公沙和他率领的葡萄牙铳师都在登州协助孙元化。由于孙元化的部下孔有德(约1602—1652)在登州附近的吴桥发动兵变,明军大败,公沙和十余名葡萄牙铳师战死。后来孔有德和耿仲明(1604—1649)率部投降后金,携走了大量红衣大炮等西洋精良武器。这支由葡萄牙人训练、掌握了西洋火器先进技术的军队成为了后金的主力,从此明朝和后金的军事力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如黄一农所说,“孙元化和徐光启完全不曾预料他们借助西洋火器和葡籍军事顾问所装备和训练的精锐部队,竟然大部分转而为敌人所用。”

  在明末清初的战争中,对西洋火炮的掌握和使用,成为各种政治力量相互较量的重要砝码,并在明清政权更迭的巨变中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南怀仁《神威图说》中的两页,藏于罗马耶稣会档案馆。

  清康熙朝时,南怀仁奉旨进一步研究火炮。康熙二十年(1681),南怀仁制成铜炮320门,康熙钦定名为“神威将军”。由于南怀仁向士兵传授了新的西式瞄准法,发炮的准确率大大提高。康熙二十八年(1689),南怀仁又铸成“武成永固大将军”。从康熙十四年到六十年(1675—1721),清政府所造的大小铜炮、铁炮多达905门,其中半数以上是由南怀仁负责设计监造的。就质量而言,其工艺之精堪,造型之美观,炮体之坚固,为后朝所莫及。这些火炮,在康熙朝最重要的三大政治事件——平定三番、统一台湾、抗击沙俄侵略中,都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1193708934c.jpg
01300000344140123669858224974_s.jpg
U179P4T8D1375260F5012DT20080908194424.jpg
W020090226397194582513.jpg
W020090226397194585663.jpg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6-2 16:43
  • 发表于 2010-5-3 08: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快就到家了,也没有休息一下,谢谢你的船,家里人都说漂亮,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8-25 21:08
  • 发表于 2010-5-3 09:52:25 | 显示全部楼层
    [vse4bb][vse4bb]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1-1 10: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点图纸啥的呗!谢谢楼主!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2-10 22:36
  • 发表于 2012-1-23 19: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故宫门口有一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世海船模 ( 公安备案21080202000017 )

    GMT+8, 2025-2-23 01:03 , Processed in 0.091028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