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海船模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301|回复: 25

发个-----------------古代炮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5-1 21: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代大炮模型,保存比较完好,长1。6米

  [ 本帖最后由 guwantang 于 2007-1-27 19:04 编辑 ]

  :[保存比较完好] 1.JPG (2007-1-27 19:02, 54.28 K)

  : 3.JPG (2007-1-27 19:02, 60.5 K)

  : 5.JPG (2007-1-27 19:03, 62.74 K)www.findart.com.cn

  : 11.JPG (2007-1-27 19:04, 48.88 K)

  :mad: :mad: :mad:
8f678b842124b930bd5bd1b984414a4e.jpg
44cdadbaecb2f008b41fa365a469455d.jpg
5109fb35aec87151314b416dd25de734.jpg
cc0c7471f3670005242d6332f24fcedb.jpg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5-1 21: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兵器知识

 ━━━━━━━━━━━━━━━━━━━━━━☆━━━━━━━━━━━━━━━━━━━━━

图文:趣话火炮的种类(一)

作者:韩微

  现代战争中的火炮源远流长。 古代最早的炮是石字旁,顾名思义,一定与石头有关。这种石字旁的炮叫抛石机, 是用几十人甚至上百人拉动杠杆,将石头抛出去的作战器械(见图一)。

  早在春秋时期,中国就使用抛石机了。后来,唐朝孙思邈发明了火药, 并逐渐用于军事。在北宋年间,出现了突火枪,这是一种竹子做的管状火器,内安“子巢”,战时点燃火药,用火烧敌人。能够起到震撼敌人的作用。这种火器的出现,对近代火炮的产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图一:古代抛石机

  后来,在突火枪的基础上出现了金属管状火器——火铳,并逐步发展成为青铜火炮。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青铜炮,是我国宁夏武威出土的西夏时期(与宋代同期)的火炮,该炮口径为100毫米,使用铁弹丸,这一发现,使铁弹丸使用的历史提前了近一个世纪。

  13世纪初,我国的造炮技术经阿拉伯传到欧洲,并在欧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鲁迅先生曾说过:中国发明了火药不是用于军事,而是用于造爆竹,而洋人却用中国人发明的火药造炮侵略中国(大意)。这是鲁迅先生的误解,其实,中国人是火炮的祖宗(图二)。



图二:古代青铜铸火炮

  16世纪中叶,欧洲出现了青铜和熟铁制造的长管炮,亦称长炮,代替了以前的短管炮(臼炮)。还采用了前车,便于快速行动。16世纪末,出现了将子弹或金属碎片装在铁筒内制成的霰弹,用于杀伤人马。

  1846年,意大利制成了后装线膛炮,其精度和发射速度都有明显提高。后装线膛炮是火炮结构的一次重大变革,直到现在,火炮的基本结构仍没有太大的变化。
pao-2.jpg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5-1 21: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方的惊雷- 中国古代兵器中的火器大观(图文)
-
转自萨苏博客


火药,是“四大发明”之一,尽管最早是研究长生不死药的方士们倒了灶才发现这玩意儿,但这种危险品的发展很快就偏离了炼丹士们的初衷,成为改变世界军事史的重要武器。

有一种论点是中国发明了火药,但只是用它做烟花,以致火药的发明者最终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了大门。其实,这种观点未免片面,明末以后中国的科技由于社会的局限停滞不前,没有发生类似产业革命的工业化发展,导致在此后落后于西方,但这并不表示中国在科技方面缺乏创造力,至少在火药的使用方面,中国发明的各种火药武器堪称独树一帜,并曾经大量装备。直到十七世纪,中国的军事技术,依然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明军在辽东的战败,还有人归罪于朝鲜战争中把储存的火药和弹药都用光了。这些武器,在中国军事史上,被统称为 – 火器。

如果浏览这些神奇的装备,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在军事史上曾经创造过灿烂的火器文明。中国古代的对火器的研究相当出色,除了导弹造不出来以外,无论是毒气弹还是左轮枪都能发明出来,要说缺点呢,主要是制式不统一,没有实现工业化的生产和发展罢了。可惜,这些火器由于历史久远,当时的军事部门又过于注重其神秘性,除了突火枪等少数几种以外,很少有人能一睹其真面目,以至默默无闻,实在是一件遗憾的事情。

那么,就让我们依次来浏览一下这些神秘的兵器吧。

使用三眼铳的明军士兵。

使用三眼铳的明军士兵。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5-1 21: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描述:原始的火焰喷射器 – 猛火油柜
图片:

猛火油,即石油,在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曾经记述过中国西北地区开发使用石油的先例。北周年间(578-579)中国即开始利用石油的燃烧性能作为武器使用,宋代,更产生了火药和石油相结合的喷射燃烧兵器 – 猛火油柜。

猛火油柜,由下方装有石油的油柜与上方类似大型注射器的喷管组成,使用时向后拉动喷管尾部的拉拴,使石油被吸入喷管,在喷管口放置少量火药点燃,向前推动喷管的拉拴,使管中石油向前喷出,并在出口处被点燃。宋军用它防守城池,来焚烧敌军的攻城器械。但这种武器也有缺点,容易出事故不说,石油的贮存,笨重的箱体难以机动都是问题。

金庸先生写《鹿鼎记》,其中有韦爵爷用“白龙水炮”攻击雅克萨城,倒是和猛火油柜异曲同工。 26_30309_49400b6ea47c85f.jpg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5-1 21: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描述:多管火箭炮 :一窝蜂
图片:

描述:大规模使用一窝蜂的明军防御阵地
图片:

这是古代的喀秋莎火箭炮,一具发射器中带有多发火箭弹。这种武器曾经在军事博物馆有展出。

明代《武备志》对一窝蜂有较详细地介绍,当时的规格有多种,从3连发的神机箭,到100连发的百虎齐奔,都属于这个范畴。射程300米,连发火箭弥补了普通火箭弹道不稳定的弱点。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5-1 21: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a.jpg aa.jpg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5-1 21:2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描述:沦为礼炮的三眼铳
图片:

三眼铳,是明军重要的单兵火药武器,原因是它可以连续释放,构成密集火力,有利于压制行动迅速的骑兵。可能对历史熟悉的朋友能够想到,崇祯在李自成攻入北京的时候出宫而走,手中提的兵器就是三眼铳。

但是三眼铳的缺点也很致命,由于构造的问题,瞄准很不容易,近代还有用三眼铳充当狩猎武器的,但山东猎人的评价是“三眼铳打兔子,没Diao准”,更多的时候,三眼铳成了稀释和出殡时后的礼炮。
b.jpg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5-1 21:25: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述:多级火箭 : 火龙出水
图片:

明代《武备志》记载的多级火箭(就是杨利伟上天的长城火箭的祖宗),用纸糊筒外绑第一级火箭,龙口内有第二级火箭,射出后加大射程击中敌方船舰,用于水上攻击,射程可以达到1.5公里。但是因为制造复杂,这个距离上瞄准困难,基本没有实用。

我想用起来也很麻烦,就刻那个龙头,要费多少功夫么。
bb.jpg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5-1 21:2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描述:古式后膛榴弹炮 :佛朗机
图片:

明代正德年间利用欧洲技术制造的大型后装火炮,使用带炮弹壳的开花炮弹!

1537年装备达到3800门,带有准星和照门。有效射程500米,45度仰角发射的时候射程1公里。大型者炮身250厘米,中型者156厘米,小型者 93厘米,子炮(炮弹)从后方装入,发射间隔短,发射散弹时一发炮弹带有500发子弹,可以封锁60米宽的正面,威力惊人。

因为后膛装弹对铸造技术要求较高,清代渐渐淘汰,让位于比较简单的前装武器。
bbb.jpg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5-1 21:2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描述:单发步枪 :火铳
图片:

明代制式的早期轻型火器,铸造精良,设计精巧,和元朝的火铳比较,所需火药大大减少。明代作为标准武器,曾生产达九万余,1449年的北京保卫战广泛使用。长43。5厘米,口井3厘米,2人一组发射,一人负责支架和瞄准,一人负责点火射击,射程180米。

相当于今天的步枪吧,最早的制式。这个东西,戚继光时代被鸟枪取代。
bbbb.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世海船模 ( 公安备案21080202000017 )

GMT+8, 2025-2-23 02:46 , Processed in 0.10312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